<strike id="bmjhl"></strike>

            <code id="bmjhl"></code>
            榕江縣:“五融五促”全面開啟移民群眾新生活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近年來,榕江縣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工作的指示批示精神,堅持黨建引領,以建強安置區黨組織為核心,以實施網格化管理為基礎,緊扣“能融入、逐步能致富”的目標,積極推動組織融入、生產融入、生活融入、文化融入、情感融入的“五個融入”,實現易地扶貧搬遷脫貧成果鞏固同鄉村振興有機結合,搬遷群眾全面開啟新生活。

            堅持黨建引領促組織融入。一是堅持黨的全面領導??h委全面落實群眾搬遷到哪里,黨的組織就建設到哪里的要求,2019年新設車民街道黨工委和4個移民安置社區黨委(總支),493名搬遷黨員組織關系轉入了新的黨組織。落實黨建帶婦建、工建、團建要求,群團組織在安置區相繼成立并凸顯成效。二是“樓管委+”開啟社區自管。探索“樓管委+”管理模式,利用“院壩協商”移民品牌實現“議”“行”合一。全面落實縣級領導包保、街道班子成員具體負責抓、黨員干部結對幫扶機制,對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及時訪,群眾的揪心事煩心事實現“榕易辦”。三是暢通參政議政渠道。2021年縣鄉村三級換屆以來,4名移民黨員(群眾)相繼當選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其中三江水族鄉搬遷群眾潘吉端當選黔東南州人大代表。49名移民黨員(群眾)通過民主選舉進入社區兩委和支部班子,實現了搬遷群眾直接參與社區管理和融入參政議政的發展平臺。

            狠抓培訓就業促生產融入。一是堅持“四區聯動”。利用安置社區、工業園區、車江壩區、榕江城區吸納勞動力就業優勢,縣生態移民局牽頭,車民街道會同縣人社局聚焦群眾就業增收問題,全面開展就業信息推送和送崗上門服務13211人次,組織培訓實現專人專崗穩定就業33人,動態核實就業崗位、收入情況、更新務工信息10686條,利用新媒體直播帶貨平臺鼓勵創業2人。二是組織專項招聘。依托榕江對接廣東佛山、浙江杭州勞務協作平臺,組織大型勞動力供需線上(現場)招聘會、創業就業咨詢會14次,目前已有3231個勞動力實現穩定就業,占移民社區勞動力總數的24.37%,搬遷群眾綜合就業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三是深挖內部潛能。積極組織困難人口托底就業排查,統籌開發縣域內保潔、保安、協管、防疫消殺等公益崗位安置就業困難人員722人。探索“職校+企業(園區)+街道”集中充電模式,組織安置區勞動力專項技能(電工、特種作業人員)提升培訓112人??h直單位騰出26個公益性崗位(含就業見習)提供到移民社區,同步對12名階段性就業困難人員落實社會救助措施。

            完善公共服務促生活融入。一是統籌建好黨群服務中心。依托一站式便民服務大廳,圍繞黨建、社保、民政、就業、信訪接待等服務群眾事項開展政策咨詢、事項代辦等便民利民工作。二是抓實“兩建四化”標準化建設。依托車民街道衛生服務中心、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殘疾人康復服務站等服務場所,組織省州縣醫療機構專家開展義診11次,為4551人提供免費體檢,發放醫療衛生宣傳資料15000余份,藥品5.5萬余元,滿足群眾基本公共服務需求。三是鄉村振興示范帶動。優先推進臥龍社區鄉村振興集成示范點建設,按照“生產便利、生活愜意、生態宜居、生意興旺”于一體的規劃設計理念,不斷提升社區服務效能。幼兒園、古州四小、縣四中五中、縣一中三中、縣中醫院縣婦保院、大眾購物商場、政務服務中心、臥龍信用社組成了一個10分鐘的安置區生活圈、經濟圈。2、4、6、201等4路公交車便捷開行到安置區實現城鄉一體化,“農民”變為“新市民”。

            精神生活富裕促文化融入。一是建好“新市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h委縣政府搶抓貴州省將建設100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示范點的政策機遇,高位推動榕江縣新市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建設,全面豐富搬遷群眾精神文化生活。二是搭建一座群眾大舞臺。結合搬遷群眾民族特點和文化優勢,積極籌備2022年榕江縣易地扶貧搬遷新市民運動會,邀請城關社區與安置社區搭建民族同歡、活動同樂、榮譽同享的“新市民大舞臺”。三是發揮場所功能優勢。2020年以來在4個安置社區新建電子閱覽室,配套圖書40000余冊,建好文化活動廣場2個,標準化籃球場3座,體育健身器材120余件,選派專業老師到安置區開展舞蹈教學和編舞。社區組建廣場舞、腰鼓和蘆笙隊等群眾文藝隊伍10余支,“新市民大舞臺”近10場演出貼近生活、貼近群眾贏得群眾紛紛點贊??h直部門組織開展優秀傳統文化、創業就業、防災減災等宣講活動,全面提升搬遷群眾文明素養。

            提升治理效能促社區融入。一是發揮“一中心一張網十聯戶”陣地優勢。為暢通群眾訴求渠道和提升社區治理有效性,按照“三零”(零上訪、零事故、零案件)“三早”(早發現、早處置、早消除)工作要求,安置社區全部設立綜治中心和警務室、調解委員會,發揮“五老”和街道司法所優勢,聘請專(兼)職調解員14人,為居民提供法律咨詢服務200余次。二是全面落實聯防聯控措施。安置區利用智能化優勢,通過小區門禁、天網工程、社區監控組建監控網絡確保防控無盲區無死角,遇事有人管、小事不出門、矛盾不上交的良好氛圍逐步夯實。三是平安社區建設穩步推進。安置社區以戶為單元建立居民信息庫,設立樓棟長全面推進平安社區創建活動,實現群眾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h委政法委牽頭,精選電信詐騙、民事糾紛、危險駕駛等典型案例進社區開展以案促宣、以案說法、公審公判等活動,提升了群眾的自我防范意識和法治影響力,進一步維護搬遷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美女a片黄色一区二区在线视频_欧美人妻aⅴ中文字幕图片_级特大黄片视频影院一级欧美_成年人视频网站在线观看亚洲
            <strike id="bmjhl"></strike>

                    <code id="bmjhl"></code>